国内国际动态

仲裁水平要匹配经济话语权

来源:海南国际仲裁院 发布时间:2017-03-14 15:27

  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中国企业、个人瞄准海外市场求致富,依靠的是来料加工、劳务输送、初级产品制造、项目承接……一言以蔽之,就是以资源换资本。近年来,中企海外发展开始大量重投资、谋布局,中国成为地位卓然的资本净输出国。

  所谓财大者气粗,随着谈判身份由乙方变为甲方,中企海外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提升不言而喻,一个显著趋势是纠纷解决地正由美欧向亚洲转移。仲裁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,以其独立、专业、跨境效率高等优势在国际民商事活动中被广泛采用,其中在哪里仲裁、由谁仲裁成为谈判中的重要砝码,香港国际仲裁中心、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现已成为热门之选,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国内仲裁机构的地位也日益凸显。

  然而,影响仲裁结果的因素除了仲裁地、仲裁机构之外,由谁担任仲裁员也日益成为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本国仲裁员因知识背景、文化传统的一致性和认同感,当然会为企业免除许多调研、解释成本,备受争议双方关注。

  问题在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本国企业想要选择本国仲裁机构、本国仲裁员,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可供选择的人才和机构。此时,哪个国家的仲裁员能够在国际仲裁机构中占据多数,哪个国家仲裁员的专业水平、国际声誉更能得到仲裁机构和双方当事人的认可,哪个国家的企业就能获得更大选择权和胜诉可能性。以中国为例,如果企业能够选择国内仲裁机构解决纠纷,当然最为便利,但由于中国仲裁专业人员相对较少,整体执业经验和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,企业在与国外企业谈判时,往往只能选择中国香港、新加坡等国际化程度更高,却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仲裁机构。

  随着中国经济话语权的不断提升,中企有了更多争取自身利益的渠道,仲裁等争议解决方式作为企业权益保护的最后一环,亟待从机构到人才整体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,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保驾护航。